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保健 > 食疗药膳 > 食物大全 > 鱼肉类 > 其它水产类 > 螃蟹
编号:1079
吃蟹迎来最佳季 安全卫生要牢记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9月30日 现代保健报 2019.09.30
    

    秋风送爽,菊黄蟹肥,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。螃蟹肉质细嫩,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人人爱吃。但吃螃蟹也要注意安全卫生,以下几点要牢记:

    吃死螃蟹会中毒

    吃螃蟹一定要吃活的。螃蟹喜食动物死体和腐烂食物,它们的胃肠里也常含有致病细菌和有毒杂物。一旦死后,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,并使蟹肉腐败变质,同时会产生一种蟹毒素,吃了很容易引起腹泻或胃肠道中毒,通常在1天之内发病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、血水样便或脓血便,严重的会造成脱水、全身痉挛等症状。另外,因为蟹肉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,在细菌和一些酶的作用下可产生大量的组胺。螃蟹死的时间越长,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。组胺是一种很强的致敏源,会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过敏反应,轻者出现皮疹,重者则诱发哮喘等疾病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不要食用生螃蟹

    许多地方有生吃螃蟹的习惯:将螃蟹用盐腌一下或蘸调料吃,认为味道更鲜,其实这样很危险。因为螃蟹的身体很容易被各种细菌所污染,特别是一些螃蟹往往带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,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螃蟹,肺吸虫的囊蚴就会进入人体,使人患肺吸虫病,造成肺组织受损害,出现发热、头疼、胸痛、咳嗽、咳痰、咯血等症状;一旦侵入脑部,则可引起脑瘫痪,从而使智力大受影响。如果副溶血性弧菌侵入人体引发感染性中毒,临床上则以急性起病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。

    螃蟹宜蒸不宜煮

    用水煮螃蟹,其美味和营养会大量溶于汤内,使鲜味流失,营养成分大减。科学的做法是:将螃蟹洗刷干净后,整只腹部朝上放入蒸屉内蒸熟吃最安全。蒸比煮的温度高、热得快,能缩短烹调时间,还可杀灭螃蟹体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。同时,蒸食螃蟹的方法可以减少蟹体内胃肠等肌肉的污染机会,确保肉质洁净味美。蒸螃蟹还可以保证蟹体完整,含水分少、卫生,且色泽红润明亮。螃蟹要蒸熟煮透方可食用,一般水开后再加热20分钟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吃蟹清除四部位

    一除蟹胃(俗称“蟹尿包”):在背壳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,内有污沙;二除蟹肠: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;三除蟹心:俗称“六角板”;四除蟹腮: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,俗称“蟹眉毛”。这些部位既脏(含有细菌、病毒及污泥等)又无食用价值,切莫乱嚼一气,以免引起食物中毒。此外,螃蟹宜现烧现吃,熟蟹不宜存放过久,不然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。

    这些食物不宜同吃

    1.柿子:含大量鞣酸,会与蟹中蛋白产生凝固反应,不仅妨碍消化吸收,而且易引发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不良症状。

    2.梨子:味甘微酸性寒,螃蟹性也寒冷,二者同食,容易伤人肠胃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花生仁:性味甘平,脂肪含量高达45%,油腻之物与寒冷的螃蟹一起食用,易致腹泻等。

    4.甜瓜:性味甘寒而滑利,能除热通便,与蟹一起食用,同样有损于胃肠健康,导致出现腹痛、腹泻等。

    吃蟹非人人皆宜

    伤风、发热、胃痛以及腹泻者吃蟹会使病情加重;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胆囊炎、胆结石症、肝炎活动的人,最好不吃蟹,以免妨碍病情康复;患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(俗称“蟹膏”),防止胆固醇升高使病情加重;有体质过敏的人,吃蟹后容易引起恶心、呕吐以及起风疹块等;脾胃虚弱的人,也应少吃或不吃螃蟹,否则容易造成腹痛、腹泻等不良症状。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可用紫苏15克、生姜5片煎服,有很好的止痛、止泻的效果。

    陈日益, 百拇医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