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保健 > 食疗药膳 > 食物大全 > 鱼肉类 > 其它水产类 > 田螺
编号:11290000
药食美味话田螺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11月10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633期
     据载,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,不仅诗书画俱全,而且略懂医。有一天,他遇到一小儿在三天前得一病:腹胀如鼓,小便不利,请了几位郎中诊治,均未见效。唐伯虎又再诊视病情后,挥笔写下:“圆顶宝塔五六层,和尚出门慢步行;一把团扇半遮面,听见人来就关门”。写罢对其家人说:“将此谜底选大的备3个,与一枚薤白头共捣碎,敷于小儿腹部,一日后病就会好。”这个谜底就是田螺。小儿按此法治后,病很快就好了。

    田螺又名大田螺、田中螺、螺蛳等。分布于全国各地,主产于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和广西等省区。栖息于水草丰茂的水泊、沟渠、池塘、水田及缓流的小溪中。以水生植物的叶子及低等藻类为食。田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,《名医别录》曰:“主目热赤痛、止渴”。《本草拾遗》曰:“煮食之,利大小便,去腹中结热……”《本草纲目》曰“利湿热、治黄疸;捣烂贴脐、引热下行”。现代营养学家研究,田螺属低脂肪高蛋白食物,营养比牛肉还高,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钙、维生素A等。由于其风味独特,每到夏秋或冬初,在南方很多城镇的街头巷尾,炒卖田螺的摊档很多,阵阵诱人的香味,吸引着无数的来往行人。男女老少,围坐一起品尝。

    在数千年的生活经验中,人们不仅把田螺作为风味食物,有时还用它来防治各种疾病。

    治疗痔疮:用活田螺5~6只,连壳打碎,以南瓜叶包好,放在带有火的灰里煨,5分钟后取出打开,待温度适宜时(约40℃左右),用之敷在肛门上,冷了又用火烤热后再敷。共敷10~30分钟,每日1次,连续5~7天可痊愈,且不易复发。

    治疗烧烫伤:用活田螺10只,洗净外壳,再用清水漂养20~30分钟,然后再用针刺破外壳,加入10g白矾细末,30分钟后除去田螺外壳,用洁净的羽毛或棉花蘸取其汁擦患处,每天2次,一般3天可愈。

    治疗黄疸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、膀胱湿热所致小便刺痛:用田螺500g,清水盆养24~28小时,经常换水,除尽污泥,然后将田螺壳端部斩掉少许,与50~100g鸡骨草一起炖汤饮用。

    治疗肾性水肿:用去壳田螺5只,洗净后加入食盐20g,捣烂摊于塑料薄膜上,敷于脐眼,外用纱布覆盖,每日换药一次,至腹水消失,小便畅通为止。

    治疗疔疮红肿:用田螺1只,以冰片少许放田螺内化为水,取水频频涂擦于疔疮上。

    每年10月前后,田螺壳薄肉厚,螺身浑圆,肉质嫩滑甘美,螺掩宽大,且极易吮吸离壳,吃起来特别美味爽口,是人们一年中品尝的最佳季节。不过由于田螺含有寄生虫,因此必须经过高温烹熟方可食用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农训学)